鄧家老照片(前排右二為鄧麗君)
春節全家福(前排右一為鄧麗君)
鄧麗君(左一)與母親、三哥鄧長富在美國(1978年)
內容摘要: 鄧麗君的三哥、臺灣鄧麗君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鄧長富是鄧麗君生前最親密的家人之一,從小陪著鄧麗君一起長大。設計中有許多音樂的元素,除觀賞之外還會有互動,一定會成為大家懷念鄧麗君、重溫她如歌年華的好去處。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俊
今晚,由深圳音樂人李盾領銜打造的音樂劇鉅作《愛上鄧麗君》將在深圳保利劇院開演。這部耗資3000萬元的劇碼,是全球首部以已故華語歌壇天后鄧麗君為題材的音樂劇,將再現鄧麗君歌藝與神韻,讓人們重溫一代歌姬的風采。
鄧麗君的三哥、臺灣鄧麗君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鄧長富是鄧麗君生前最親密的家人之一,從小陪著鄧麗君一起長大。本周初,記者在深圳專訪了這位鄧麗君傳奇人生的見證者,請他為讀者揭示一個更立體、更多面的一代天后鄧麗君。
一、在家中只講山東話
今年年初,國內一家通信公司公佈了2010年內地彩鈴下載排行榜,在前20名中,居然有5首鄧麗君的歌曲入選,分別是《我只在乎你》、《甜蜜蜜》、《月亮代表我的心》、《小城故事》和《但願人長久》。而此時,鄧麗君離開人們已經有15年之久。她的歌曲依然在人們心中激蕩,足見鄧麗君對華語聽眾影響之深。
鄧麗君兄妹5人。上有3位兄長,下有小弟鄧長禧。然而,自從鄧長禧2008年在上海猝逝之後,鄧家父母和兄妹7人,如今唯餘大哥鄧長安和三哥鄧長富兩人。行伍出身的鄧長富義不容辭地擔當起了鄧麗君藝術基金會董事長的重任。由於與鄧麗君年齡相近,成年後又一起在美國留學多年,在幾個兄弟中,鄧長富與妹妹的感情最深,亦兄亦友。因此,面對本報記者談起鄧麗君,鄧長富娓娓道來,細節歷歷在目,將一個有血有肉、音容宛在的鄧麗君呈現在記者面前。
鄧麗君生長在一個軍人家庭。父母對孩子的教育相當嚴厲,細緻到吃飯時不許反手使筷子夾菜。不過,作為家中唯一的女兒,鄧麗君從小便倍受寵愛。鄧長富回憶道,父親常說“男孩要闖,女孩要寵”。
鄧麗君從小便表現出過人的藝術天賦。“她的聽覺特別靈敏”,鄧長富說。5歲時,鄧麗君想學舞蹈,父母便把她送去學芭蕾。那時,為鄧麗君買一雙芭蕾舞鞋,就要花掉父親兩個月的薪水。但鄧家無怨無悔。有一天,鄧麗君自己走進照相館,學著明星的樣子拍了一張照片,父親知道後二話不說,就去照相館給女兒付帳沖印。
令記者意外的是,鄧長富透露,生在臺灣的鄧麗君在家中講的是山東話。鄧父祖籍為冀魯豫交界的河北大名,母親是山東人。因此家人在台數十年,依然心牽故土,堅持用鄉音交流。鄧長富記得,一直到父親晚年臥于病榻,鄧麗君回家看望他,一進門就用濃重的山東口音逗父親開心:“老鄉,你咋樣兒啊?”
在鄧長富的心目中,妹妹是個格外細心的人。鄧長富結婚時,當時已是大明星的妹妹主動申請為他當伴娘。為了不搶新娘嫂子的風頭,鄧麗君特意只穿了一件樸素的白毛衣,未施妝容。鄧長富到美國讀書時,鄧麗君家中有兩輛車,分別是勞斯萊斯和賓士,鄧長富嫌太名貴,不肯開。次日早晨,鄧麗君便買了一輛普通的福特車送給他。
二、生前空留三大遺憾
鄧麗君42歲去世,走得過於匆匆。鄧長富說,太完美的女性在生活中總會有殘缺。或許老天太喜歡鄧麗君的歌聲了,所以早早喚她到天上去唱歌。他透露,鄧麗君生前留下三大遺憾,這讓她的人生呈現出一種“殘缺美”。
鄧麗君的最大遺憾便是沒能回到自己的故土大陸來辦一場演唱會。鄧長富透露,上世紀八十年代,鄧麗君便知道大陸有很多人喜歡自己的歌。而在家庭的影響下,鄧麗君一直有著很深的故土情懷,希望能夠回到那片血脈所系的土地上唱歌。
事實上,有關鄧麗君在大陸舉行巡迴演唱會的事,還真的進行過一些實際的接觸。據鄧長富回憶,在王蒙和劉忠德擔任文化部長時期,內地都曾有機構跟鄧麗君的經紀公司積極接觸,具體商談過演唱會的事情。然而,由於種種的陰差陽錯,包括擔心對當時尚在軍中服役的三哥造成不利影響,鄧麗君直到去世也未能完成大陸之行,留下了終生的遺憾。
第二個遺憾是沒有獲得一個好的學歷。鄧麗君只上到初中二年級。這是因為那年,她所在的教會學校讓她必須在唱歌和上學之間做一個選擇,鄧麗君對唱歌割捨不下,選擇了後者。鄧長富說,除此之外,家庭生活的清貧艱苦,也是促使懂事的妹妹早早唱歌掙錢的原因。
實際上鄧麗君並非沒有文化。她很有語言天賦,學什麼都很地道,不僅古文學得特別好,而且能用英語、日語、法語、馬來西亞語以及粵語、閩南話等外語或方言進行演唱和交流。鄧長富記得有一次在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鄧麗君在後臺流利地用四五種語言安排身邊不同國籍的工作人員辦事,讓旁邊的老外目瞪口呆。
鄧麗君生前喜歡詩詞和小說。她去世時,鄧長富在她的棺木裡放了三套書――《唐詩三百首》、《李清照的詞》和《張愛玲作品全集》。“送書的原因是妹妹既然為這個世界留下了她的歌聲,那她自己喜歡的就讓她帶走”。
鄧麗君的最後一個遺憾當然是她的婚戀問題。對於這樣一位女性,終生未嫁不能不說是一種缺憾。但鄧長富表示,人生總有遺憾,一個人只要把自己來這世間所應做的做到,就算“不虛此行”。
三、“靡靡之音”皆為真情
2008年,中國改革開放30年之際,內地一家媒體評出改革開放30年30人,鄧麗君作為唯一的港澳臺人士入選。當時,鄧長富代表妹妹去領獎。評委之一、胡耀邦長子胡德平問他:“你知道鄧麗君為何入選嗎?”鄧長富搖頭。胡德平說:“她為改革開放早期的中國帶來了一種溫暖和柔軟。”
時至今日,在臺灣臺北金寶山的鄧麗君墓園裡,每天都有來自大陸的歌迷前往拜謁,看望那位撫摸過他們心靈的歌後。然而,在近30年前,鄧麗君的歌曲卻一度被稱為“靡靡之音”,甚至被當作“黃色歌曲”。當時在臺灣和海外的鄧麗君知道此事嗎?她有何反應?
鄧長富笑著說,鄧麗君當然知道此事。後來他們還看過有關此事的“紅頭文件”呢。但是他們都理解,那時受時空環境所限,鄧麗君的歌曲又大多是歌唱男女之間的情愛,因此被誤解也不奇怪。其實在臺灣,鄧麗君的不少歌曲也曾經在“淨化歌曲”之列。
後來隨著社會的不斷開放,人們才漸漸意識到,所謂的“靡靡之音”,人們那樣愛聽而且百聽不厭,是因為其中歌唱的皆為真情流露。
鄧麗君的一生,曾經歷過無數流言蜚語。然而很少見鄧麗君站出來為自己辯解。這是為什麼?鄧長富說,他和妹妹探討過這樣的問題,兩人的觀點是一致的。他們的父母從小就教育他們,對生活要感恩,對別人要寬容。尤其母親趙素桂常說:“別人詛咒你是因為嫉妒你,你比人家好才這樣。”因此,鄧麗君對各種不實傳言總是微笑以對,從不辯解。在演出中,她也從來不爭所謂出場順序、是否壓軸等,反而經常公開感謝自己的詞曲作者和伴奏樂隊。
在鄧麗君生命的最後幾年,已經基本不接商業演出,而是把大量的時間都投入到公益演出中。“她總說,很多人生活並不富裕,那樣聽我的歌還要花錢,我會感到罪過。所以,我要多一些不賣票的演唱”,鄧長富一邊說,一邊陷入了深深的回憶,仿佛那位可親可愛的妹妹離他並不遙遠。
對話鄧長富:
音樂劇是獻給,鄧麗君的最好禮物!
■ 深圳特區報記者 王俊
鄧麗君去世15年來,將題材瞄準她的瑰麗人生而創作電影、電視、舞臺劇、小說的各種傳聞不絕於耳。然而,唯有今晚在深上演的這部音樂劇《愛上鄧麗君》,是由享有鄧麗君版權的臺灣鄧麗君藝術基金會唯一授權的公開作品。接下來,該基金會還將籌拍電影《鄧麗君》和鄧麗君題材的電視劇。在與本報記者的對話中,基金會負責人鄧長富透露了相關幕後資訊。
記者:鄧麗君藝術基金會是幹什麼的?
鄧長富:它是在鄧麗君過世那一年,也就是1995年成立的。基金會成立有三個宗旨:一是希望能夠為扶持流行音樂發展出一把力;二是幫助一些弱勢群體;三是培養一些新生代的演藝人員。
記者:是依從鄧麗君本人的心願嗎?
鄧長富:對。主要是完成她生前的心願。鄧麗君生前曾經寫過一首歌詞《星願》,但沒來得及譜成曲。我們找了名家把它譜成曲,每年我們都會辦一次“星願演唱會”,發掘一些歌壇新人。
記者:據說鄧麗君身後留下了相當於4億元人民幣的遺產,加上每年可觀的版稅收入。鄧麗君是怎麼看待金錢的?
鄧長富:她生前就不是以賺錢為目的的。她在過世前的那幾年完全不做商業演出,就算給再多的錢也不會。她演出是為了社會公益,不收錢的。她認為社會給了她很多,
她取得成就後應該回饋給社會,不僅不做商演,還努力幫助社會募款、捐錢。
記者:鄧麗君去世已經15年,為什麼現在才授權產生第一部以她為題材的作品?
鄧長富:確實有很多人跟我們洽談,希望改編鄧麗君題材的影視劇或舞臺劇。但基金會在授權這方面是非常謹慎負責的。主要是要對得起鄧麗君的願望和藝術成就。《愛上鄧麗君》的製作方曾經製作過《蝶》等音樂劇,經驗豐富,實力非同小可,又很有誠意,所以授權給他們我們很放心。結果證明是對的。
記者:鄧麗君在大家心目中都有一個完美形象,扮演難度較大。你作為鄧麗君的家人,對目前音樂劇《愛上鄧麗君》的主演滿意嗎?
鄧長富:我第一次聽到本劇主演之一王靜的演唱時,她一開口,我閉著眼睛欣賞,仿佛感覺我妹妹又回來了。這是個學昆曲出身的“90後”女孩,但無論形象、氣質還是歌藝,都足以擔當此重任。這部音樂劇將是獻給鄧麗君的最好禮物。
記者:鄧麗君題材的影視劇方面進度如何?
鄧長富:電影《鄧麗君》是我們首先要做的事情,正在等待一位國際大導演的檔期。目前已有一個劇本,尚未經過導演認定。但明年我們將力促《鄧麗君》電影拍成上映。電視劇曾經磋商了很久,但目前還沒有確定的計畫。
記者:鄧麗君紀念館的建設現在到什麼進度了?
鄧長富:鄧麗君香港故居拆掉的時候,我們去做了照相,並按比例留了建築結構圖,準備依照原樣在鄧麗君紀念館重建。我們還保留了她在法國、香港家中的許多珍貴史料。鄧麗君紀念館預計今年3月份會動工建設。由臺灣花博會鄧麗君館的設計師主持設計。整體造型像一個鋼琴,故居建在鋼琴的上面。設計中有許多音樂的元素,除觀賞之外還會有互動,一定會成為大家懷念鄧麗君、重溫她如歌年華的好去處。
圖文全部轉載自中國網:
http://news.china.com.cn/rollnews/2011-02/24/content_6522624.htm
*金山鄧麗君紀念館何時動工的消息,第一次從鄧三哥的訪談中得知,於今年三月份要動工囉~而且是由台北花博會名人館的設計師操刀設計的,紀念館建造完成之後想必是美輪美奐,期待台灣永久保存一座高科技互動的複合式紀念館;不只如此,16週年極可能促成電視劇與電影的拍攝計畫,若能將一切 的一切盡快趕在鄧麗君60冥誕完成,算是給鄧麗君與歌迷一份難忘的大禮與回憶了!
- Feb 24 Thu 2011 17:51
鄧三哥訪談~我的妹妹鄧麗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