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君常在~專訪「筠園」設計者蕭長正談鄧麗君紀念公園 

※全文摘自CONDE當代設計雜誌第138期
一、被世人譽為全球華人史上最成功的女歌手,以一曲「何日君再來」為世人驚艷的鄧麗君,其甜美嗓音與真摯笑容深深受到廣大歌迷愛戴,歌聲清亮宛轉不知撫慰了多少人失意的心情,也帶給更多人的歡喜,魅力可說是無遠弗屆。西元1995年5月8日,鄧麗君因為氣喘病發驟逝於泰國清邁,以42歲英年驟逝(出生於1953年1月29日),對海內外歌迷來說,不啻是晴天霹靂一般,留下無限哀思。隨後遺體於5月11日返抵台灣,並於5月28日安厝於金山鄉金寶山「筠園」,為其短暫而璀璨的人生畫下句點。 


945db7c3bcdf27570ff477bc  
二、長眠於清幽之地
「筠園」位於台北縣金山鄉西湖村西勢湖18號金寶山墓園~愛區,佔地50坪,坐西南朝東北,遠眺太平洋,又稱之為『鄧麗君紀念公園』。整體園區由留法藝術家蕭長正(金寶山事業媒體顧問)設計規劃,不僅成為台灣首座藝人紀念墓園,更成為全球鄧麗君歌迷追悼的集會處。
「筠園」入口處有白色音符裝飾成的紅外線感應欄杆,只要有人進入園區,隨即感應而播放鄧麗君生前所演唱的中外歌曲,樂音裊裊更添思念之情。園區中央放置大型黑白鋼琴鍵盤,透過觸碰可以產生琴聲,右側是留法藝術家蕭長正的雕塑作品,以鄧麗君在1993年於清泉崗勞軍演出時的神情為摹而塑的銅像;左側是由三哥鄧長富撰文的「墓誌銘」,以簡潔的文字敘述鄧麗君短暫而璀璨的一生。 
34b68d2e00cadd741e3089bd  
隨著石板砌成的小徑進入「筠園」,右側石牆上裝飾著樂團浮雕,牆邊種滿百子蓮,是一種開紫花的草本植物,紫色據說是鄧麗君最喜愛的顏色。其後是由黑色大理石刻成的大地之母雕像,雙手環抱著碑石,以守護著鄧麗君安眠之地。自從鄧麗君長眠於此,悼念的民眾始終絡繹不絕;每年5月8日,來自香港、新加坡、日本、台灣等地的中外歌迷,總會在此聚集。 
d8da5a5599e12818574e00bd  
三、形塑往生者品格形象
「筠園」設計者蕭長正表示︰「金寶山贈予土地做為鄧麗君小姐的長眠之地,以紀念其帶給世人的喜樂並表示敬意;最早的設計概念是希望透過紀念公園的形式,讓喜愛鄧麗君的歌迷們可以常來走走看看,因此也特別形塑出往生者的形貌。以天然石材拼成交響樂團的浮雕牆面,摹仿舞台現場表演情境,常伴身畔一如生前。牆邊種植百子蓮,開花為紫色花簇,在進入墓園的中間設置為黑白琴鍵,其用意是希望來訪者可以用腳踩跳躍的方式彈奏音符,也成為墓園的地標。左側以玻璃為平面遮蔽的涼亭,象徵鄧麗君剔透晶瑩的人生形象。整體園區設計,以表現鄧麗君優雅純潔的形象為主題。」
有別於傳統墓園設計手法,「筠園」並沒有具象的中式語彙,而是以簡潔單純的材料和寫實的植栽,來表現鄧麗君一生予人雍容親合的形象,尤以石材列柱結合鋼化玻璃而成的涼亭,正如雕塑作品一般,形成紀念公園的一景。出自於藝術家蕭長正之手,「筠園」的設計不免帶著個人對於被塑者的詮釋手法,一般人去看墓園仍不脫離對傳統墓園的印象,對此,蕭長正提出其中的差異﹕「筠園整體規劃不只是呈現往生者的品格形象,也希望帶給去探望的人,對這個仰慕的偶像留下最後的美好印象!」園中被歌迷認為「並不神似鄧麗君小姐」的俯身塑像,懷抱著碑石面露憐惜之情,其實是「大地之母」的塑像,蕭長正表示︰「這是象徵回到母親溫暖懷抱之意,以祝福鄧小姐在此地安眠!」
c6f0a5017131cfcbe850cdbd  

d007d0fc47c16709d7887dbd   

※這篇文章是在2004年舊鄧麗君家族時期所發表的,很多歌迷都會誤解鄧麗君墓園上的環石雕塑作品是鄧麗君,其實是大地之母,在此發佈給沒看過這篇報導的歌迷們分享。


反璞歸真 蕭長正藝氣風發  張孟起2008/04/24 第631期
蕭長正歷經金寶山、愚自樂園、月湖雕塑公園的純粹藝術創作粹練後,蕭長正決定重新回歸成為獨立藝術創作者,並以「歸零、重新再出發」的心情勇敢面對新挑戰。

暮春四月的北台灣,時而微熱時而陰雨。在一個周末的午後,造訪藝術家蕭長正金山鄉的工作室。車行到淡金路上的加油站,蕭長正的助手陳新民騎機車出來帶路,穿過民宅、鄉間小廟、農舍、稻田,車子開始爬坡就進入蕭長正的地界。路右側是一個有著不鏽鋼圍牆的池塘,裡面是陳新民放養的台灣毛蟹,光滑的不?鋼圍牆為的是讓毛蟹爬不上去逃不走。

鄉居  與大自然對話
蕭長正的工作室,被眾小丘陵所圍繞,面向海洋。建築為兩層樓,形狀為方和圓的組合。一樓放置著完成的作品,室外右側棚下,就是他木雕工作室。雖然距離金山市區車程不到十分鐘,卻是一個遺世而獨立的自然空間,蕭長正就在這裡獨自與大自然對話,由大自然裡吸取創作靈感。

棚下的蕭長正戴著帽子和口罩,正在為他最近要展出的木雕作品做整理。二○○七年四月二十五日開始,他在新竹科學園區的智原科技公司有一項名為「森呼吸」的木雕展,為期三個月,一共要展出近五年創作的二十件作品。蕭長正的雕塑藝術,多半取材自大自然,取材自他熟悉的山林。不論是之前的「借山」、「梯田」、「森林」各個系列,都和森林與森林所依附的山,離不開關係。

創作靈感取材自山嶺、森林,在創作上蕭長正採取了極簡的作法,以單純的三角型、方型、圓型的組合、變化,詮釋心中的自然山林。簫長正認為,簡單的造型與線條,刻意保留的木材的紋路肌理是最自然最美的,也最符合禪與道家的精神。在單一作品上,他刻意雕出穿透的線條,讓光穿過作品,讓視覺穿過作品而延伸。在多個作品的陳列上,他則留心經營彼此的呼應以及組合成的空間感。

筠園  藝術家創作品
一九五四年出生於台灣彰化的蕭長正,是一位擁有奇特經歷的藝術家,他參與主導過幾個藝術園區的設計規畫,設計過幾棟造型獨特的建築,與全世界重要的雕塑家共同打造藝術園區,而在此同時,他也未曾間斷他的藝術創作,這樣的經歷不是一般藝術家能夠擁有的。

畢業於國立藝專雕塑科的蕭長正,在校時曾經受教於雕塑大師朱銘,並結為忘年之交。之後在外雙溪畔築室而居,與藝術家蕭一、于彭、鄭在東、于維德、許雨仁、甘丹結為好友、藝友與酒友;這群藝術家曾舉行七次的雙溪石雕聯展。一九八六年,蕭長正遠赴巴黎,進入巴黎第八大學造型藝術系,加入法國藝術家協會,並通過法國文化部審核,取得「專業藝術家」居留資格。

一九八八年,蕭長正返國省親時,經朱銘介紹認識了金寶山事業機構董事長曹日章,受曹日章委托製作「百美林」鑄銅浮雕。當時朱銘是金寶山的藝術顧問,規畫設計「千佛石窟」,並為金寶山創作許多雕塑。高二公尺長十一公尺的「百美林」置於金寶山的清風堂,受到觀賞者的許多好評,也開啟了蕭長正與曹日章相知相惜共同打拚的序幕。

一九九一年,在曹日章力邀下,蕭長正返國出任金寶山藝術顧問,負責大型雕塑景觀的規畫與製作,開始了他個人的「金寶山時期」。將藝術大量導入墓園的老闆,曹日章應是古今中外的第一人,全職為墓園做藝術規畫與製作的藝術家,蕭長正也是第一人。現在來到金寶山的人,能夠感受到完全不像墓園的藝術氣氛,與後起的墓園也引進或多或少的藝術品,沖淡墓園的傳統印象,也與曹日章與蕭長正的努力脫不了關係。

在金寶山,蕭長正留下許多重要的石雕作品,像是「五行大地」、「情侶」、「母愛」、「祭禮」,和長達五十二公尺的編繩藝術「人生之旅」。一九九五年一代巨星鄧麗君逝世,卜葬於金寶山。蕭長正著手整個墓園︱筠園(鄧麗君本名鄧麗筠)的設計規畫與其中重要雕塑的創作。其中的墓碑「大地母親像」與之前的鄧麗君塑像,都出自蕭長正之手,近十三年來,來自全世界的鄧麗君的歌迷,都欣賞到蕭長正的藝術創作。

桂林  築夢愚自樂園
受朱銘與蕭長正等一群藝術界朋友影響,自嘲「被朱銘害慘了」踏上藝術不歸路的曹日章,成功的打造了金寶山獨特的藝術氛圍獨步業界之後,興起了藝術大夢,決心要蓋一座可以和日本「雕刻之森」等量齊觀的雕塑園區。在中國多方尋覓之後,找到了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準備興建夢想之園︱「愚自樂園」,一九九七年蕭長正受聘為愚自樂園的藝術總監,開始了他個人的「桂林時期」。

桂林時期對蕭長正來說意義非凡,第一是他由雕塑跨足建築,第二是他主持了十屆的國際雕塑創作營,獲得了與全世界頂尖雕塑家共同創作互相激發的難得機會。為了豐富園區的藝術收藏,愚自樂園前後舉辦了十屆國際雕塑創作營,邀請全世界知名雕塑家到園區創作,由園區提供材料、工具、助手,協助藝術家完成創作。

蕭長正與這些藝術家白天一起溝通、創作,晚上把酒言歡,假日則在桂林、陽朔青山秀水間遊覽。十屆雕塑營的成果是,來自全世界四十七個國家與地區的一五○位藝術家所創作的二○○件風格各異的雕塑藝術作品,在一千畝的松林、草地、山邊、湖畔中呈現。曹日章、蕭長正與全世界的藝術家完成的奇蹟就是被讚譽為「現代敦煌」的愚自樂園,一座人文藝術與自然山水完美結合的雕塑園區。

桂林的山水與台灣完全不同,在桂林工作,蕭長正受到不同的來自大自然的刺激。台灣的山起伏和緩,桂林的山大多拔地而起。桂林的氣候相對於台灣也是比較絕對的,夏天炎熱冬天能冷到下雪,暴雨下來則遍地積水。在桂林,蕭長正進一步思考人類與大自然和協共處的問題,人類在面對大自然美景時應如何謙虛自持。

回歸  單純藝術創作
蕭長正在愚自樂園留下幾棟經典的作品:國際藝術中心、創辦人紀念館、藝術渡假休閒中心、愚人餐坊。這些由雕塑家而非建築師所設計的建築物,本身就是一件件巨大的雕塑作品,呈現獨特的線條與空間美感。在設計時,蕭長正秉持偽裝與隱藏兩大原則,盡量讓建築與周遭的天然環境合而為一,既發揮建築應有的功能,又不會破壞桂林天然的山水奇景。

愚自樂園的成功經驗,不但使愚自樂園成為眾所肯定的中國現代雕塑的發源聖地,也使得上海市政府多次來桂林實地考察愚自樂園藝術造園的寶貴經驗,並且邀請愚自樂園規畫團隊到上海打造一個環湖藝術園區-上海月湖雕塑公園。二○○三年起,蕭長正又投入了上海的工作,直到二○○六年。雖然在不同的工作階段,蕭長正都沒有放棄單純目的的藝術創作,但是他一直想的還是當一位純粹的藝術家,放下繁雜的園區規畫工作,回歸自己與自然。當上海的園區規模初具時,他向曹日章提出去意,而一直將蕭長正視為千里馬的曹日章不捨之下當然也鼓勵蕭長正振翅一飛。

歸零  成熟掌握大小
在金寶山、愚自樂園、月湖雕塑公園的時期,蕭長正是一位所謂的「功能性藝術的創作者」,因為那時期他的創作都是為特定功能與主題而作,雖然不論雕塑或是建築的作品,蕭長正都視之為純粹的藝術創作。五十歲之後,他接續巴黎和外雙溪時期的獨立創作,重新回歸成為獨立藝術創作者,之間中斷了快二十年。五十歲開始重做馮婦,蕭長正心情很坦然,他說:「現在比當年更成熟,作品也更純粹化了。」

當然,快二十年的斷層,使得畫廊、經紀人、策展人、美術館對蕭長正都「聽過而不熟悉」,蕭長正對當今的藝術市場也顯得陌生。蕭長正以「歸零、重新再出發」的心情勇敢面對,他說「能掌握大的(建築)當然更能掌握小的(雕塑)」。在金山的工作室,蕭長正雖然頭髮近白,臉上也布上了歲月的刻痕,但是他笑聲依舊爽朗,拿電鋸的手依然沈穩,下刀依然準確,只是背不舒服(雕刻家的職業病)不能喝啤酒,喝紅酒還是海量。

蕭長正說:「長期觀察自己的作品,發現好多都隱藏著長和正的形狀,原來都是在做自己」。而「長正」就是最簡單的線條的組合。未來,他還將嘗試更多的「三角」、「四角」、「圓中圓」的造型組合,以簡單的單件來延續複雜的空間感。蕭長正的作品,反應出他對山野、森林所蘊育的靈氣的感受,他是長期真實的生活在田野山林之間。他的作品,就是他的自然觀與宇宙觀。
全文轉載自:
http://www.newtaiwan.com.tw/bulletinview.jsp?bulletinid=78845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