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麗君是重新將「何日君再來」唱紅的歌手,她優美的音色將歌曲內容表達淋漓盡致,在中國開放初期就已先「反攻大陸」去了!

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愁堆解笑眉,淚灑相思帶。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喝完了這杯,請進點小菜,人生難得幾回醉,不歡更何待?(道白:來來來,喝完了這杯再說吧!)今宵離別後,何日君再來?
當你聆聽有「台灣最令人懷念的聲音」之譽的鄧麗君唱紅的「何日君再來」,可能難以想像,這首膾炙人口的歌曲,背後卻有著一段迷離曲折的故事。
這首歌誕生於民國26年中日戰爭前夕,之後輾轉被日本政府、國民政府和共產黨政府禁唱。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名作曲家劉雪庵因為寫了這首歌,一生受盡屈辱,
在中國「文化大革命」中被紅衛兵狠狠地批鬥,並關進牛棚進行10年勞改,命運十分悲慘,令人一掬同情之淚。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何日君再來作者劉雪庵才華洋溢,譜寫的歌曲,至今仍有許多歌者演唱詮釋,在流行歌和藝術歌曲史上有不朽地位。圖為劉雪庵晚年接受採訪時所攝。 (張夢瑞提供)

一首歌的故事
日本NHK最近製作一部名為《一首歌的故事》的紀錄片,把一些重要歌曲的相關背景故事介紹給廣大聽眾,「何日君再來」也被選入其中。為此NHK記者還專程飛往海峽兩岸三地,慎重其事地訪問有關人士,試圖解開這首在東亞地區流傳了六十餘載的歌曲的神秘面紗。
說到「何日君再來」,必先提到創作此曲的劉雪庵。劉雪庵生於1905 年,四川銅縣人,早年在成都美專學習鋼琴、小提琴、崑曲及作曲,1930 年始進入上海音專,跟民國初年的著名音樂家蕭友梅和黃自學習作曲,是黃自的得意門生之一。
劉雪庵寫過許多叫好叫座、帶有藝術氣息的歌曲,像是「追尋」、「飄零的落花」、「紅豆詞」、「長城謠」,以及鋼琴曲「中國組曲」等。民國34年抗戰勝利後,空軍最高單位製作了一首與空軍相關的歌曲「西子姑娘」,希望廣為傳唱,此曲也是出自劉雪庵的手筆。
話說劉雪庵從上海音專畢業後,有一次應邀參加校內同學舉辦的聯歡會,席間大家相約作曲留念,劉雪庵就寫了一首探戈舞曲,演出時大受歡迎。這首曲子,就是日後的「何日君再來」。
民國26年2月,上海藝華電影公司籌拍一部由周璇主演的《三星伴月》,這是一部反映舊中國工商業者在外國企業林立的情況下,茹苦含辛地創業求生的影片,中間再穿插青年男女的戀愛情節。
周璇飾演的女歌星王秀文因為供職的電台停播而失業,之後考進工廠任職,繼而與公司經理宗良相遇相戀。宗良為發展工廠業務,投資開發電台廣告,並請秀文演唱,委婉動聽的歌聲感動宗良,使他愈加愛慕秀文。
未料二人之間發生誤會,秀文提出辭呈,宗良極力挽回,一對鴛鴦即將分散。
這在此時,工廠研發多時的產品成功了,終於可以跟外國大企業一較長短,全廠員工歡騰不已。為了慶祝這得來不易的成果,工廠舉辦盛大的遊藝會,宗良和秀文也因此重修舊好。
「何日君再來」是此片的插曲,周璇就是在這場遊藝會中演唱此曲,音樂採用探戈節奏,速度雖然緩慢,但流動感較強,宣泄了低沉的情緒,整個心胸為之開朗起來。再加上詞曲優美,很快就在街頭巷尾流行起來。
可以說,「何日君再來」是一首專為電影配樂寫的歌曲,沒有任何意圖。


此「君」非彼「軍」
「何日君再來」在中國各大城鎮廣為流傳後,碰上中日抗戰開打,被日本人一手炮製為「中國人」的日本奸諜李香蘭(原名「山口淑子」)開始在大陸走紅,她的電影和唱片受到許多中國人的歡迎。李香蘭很喜歡「何日君再來」,
除了用中文演唱外,還譯成日文。日文版的「何日君再來」流傳到日本軍營,居然也受到熱烈歡迎,人人爭唱。
可惜好景不長,沒有多久中、日版的「何日君再來」都遭到日本檢查機關的禁唱令。
日文版禁唱的理由是那種纏綿的靡靡之音會使日本軍紀鬆懈;至於日本政府在中國佔領區裡封殺中文版的「何日君再來」,
主要是懷疑中國老百姓以這首歌期待國民軍反攻,解救他們。
到了抗戰末期,在南京、上海一帶的日本軍隊,知道自己要打敗仗了,但又敗得不甘心,於是想了一個壞點子,竟在「何日君再來」上面打主意。據資深作家段彩華表示,
當時他還是一個11歲的小孩,親眼看見日本人把「何日君再來」的「何」字,改成「賀」,「君」改成「軍」。這樣一竄改,「何日君再來」就變成了「賀日軍再來」!
日本人不但藉著路旁的大喇叭播放,還藉著許多活動播唱,很多不知情的中國老百姓也跟著改過的歌詞哼唱,這是「何日君再來」最紅的時候,人人琅琅上口。
這件竄改歌詞的事,嚴重影響民心,很快被我方的敵後情報人員發現,反映到當時的大後方首都重慶。國民政府蔣中正委員長很生氣,親自下令全國禁唱這首歌。
同時出版「何日君再來」的唱片公司也將沒有賣出的唱片統統收回銷燬,廣播電台也不准播放這首歌。很快的這首歌由極盛而衰,從此便沉寂了。

莫須有罪名
事實上「何日君再來」並未因禁唱而煙消雲散,多年後,也就是1966年中國文化大革命時,劉雪庵被拉了出來,說他寫的音樂頹廢、反動、沒有意義,
特別是「何日君再來」被一些有心人借題發揮,罵得體無完膚。紅衛兵甚至逼劉雪庵承認,當年「七七事變」剛過,
劉就迫不急待把這首歌交由電影公司發表,用意十分明顯,這個「君」(軍)指的就是「日本皇軍」,
是標準的大賣國賊行徑。在這種指控下,作曲家縱有再高的才華,也難為自己辯解。
紅衛兵給劉雪庵扣上大漢奸的帽子後,接著進行慘無人道的批鬥與羞辱虐待。劉雪庵的太太喬景雲眼見先生快被活活打死了,
於是奮不顧身地衝上去,用自己的身子護著先生。打紅了眼的紅衛兵於是回頭毆打喬景雲,又踢又踹,直到她大量出血還不肯罷手。
喬景雲在那場批鬥後不久即撒手西歸,劉雪庵則被送到鄉下進行「勞動改造」,後來又被調回他任教的北京藝術學校,繼續進行勞改。
他在學校裡掃廁所、清垃圾,整天戴帽子低著頭,默默工作著,失掉一切人性的尊嚴;他不敢跟別人打招呼,別人也害怕地躲著他。
直到共產黨三中全會後,劉雪庵才獲得平反。1986 年,劉雪庵默默告別人世,他創作的那些經典歌曲,在他死後仍不停地在人間傳唱。

重見光明
由於抗戰時蔣委員長的禁令未解,「何日君再來」在台灣也一直被列為禁歌,但由於時日久遠,一般人都不知道禁唱的理由,
當然也少有人演唱。民國55年,香港邵氏公司在不知道台灣有禁令、也不知道劉雪庵正被中共批鬥的情況下,拍了一部與「何日君再來」同名的電影,
影片中重新詮釋此曲,居然僥倖過關,沒有遭禁;甚至林黛的遺作《藍與黑》將此曲納入,也未聞有關人員處理。
民國68年,歌曲的禁令逐漸鬆綁,鄧麗君此時又將「何日君再來」重新整編,這首歌才得以重見光明;之後中國改革開放,這首歌又「反攻」回去,在大陸各地廣為流行。
未料不久,「何日君再來」又遭到中共禁唱,理由是此處的「君」乃暗指國民政府,意在挑動大陸人民期待國民黨來解救他們!真是此一時,彼一時也。一首看似簡單的流行歌曲,
竟然被冤枉牽連,扯出這麼多風波,也可見政治掛帥的獨裁的可怕了。
鄧麗君版的「何日君再來」,與正版有很大的不同;鄧版擷取歌詞中的第一段與第四段,
省略了二、三兩段,有人認為這是個聰明的做法,因為原曲太長,歌詞不容易記,有些也不知所云,
如第二段的「愁堆解笑眉,淚灑相思帶」,又說「逍遙時中有,春宵飄吾栽」,意指為何,令人瞠目以對。其次現代人生活忙碌,
不耐煩「王昭君」式的大段唱腔,鄧麗君改的正是時候,唱起來輕鬆,又沒有負擔,因此廣受歡迎。一首好曲子,終於得以傳唱不輟,有了令人欣慰的好結果。

何日君再來完整版四段歌詞
作曲﹕劉雪庵    作詞﹕貝林

好花不常開 好景不常在
愁堆解笑眉 淚灑相思帶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喝完了這杯 請進點小菜
人生難得幾回醉 不歡更何待
口白:來來來 喝完了這杯再說吧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曉露濕中庭 沉香飄戶外
寒鴉依樹棲 明月照高台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喝完了這杯 請進點小菜
人生難得幾回醉 不歡更何待
口白:來來來 再敬你一杯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玉漏頻相催 良辰去不回 
一刻千金價 痛飲莫徘徊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喝完了這杯 請進點小菜
人生難得幾回醉 不歡更何待
口白:來來來 再敬你一杯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停唱陽關疊 重擊白玉杯 
殷勤頻致語 牢牢撫君懷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喝完了這杯 請進點小菜
人生難得幾回醉 不歡更何待
口白:哎 再喝一杯乾了吧
今宵離別後 何日君再來

全文轉載自光華雜誌2005年9月第054頁 圖/文:張夢瑞
http://www.sinorama.com.tw/show_issue.php?id=200599409054c.txt&cur_page=1&table=0&distype=&h1=&h2=&search=1&height=&type=&scope=&order=&keyword=鄧麗君&lstPage=2&num=&year=2005&month=09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