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淡淡幽情」這張專輯確實是鄧麗君的精典之作,
但整張專輯催生構想是另有其人!
PO出此篇「淡淡幽情」專輯催生過程的報導,目的在於端正視聽,為確保長治久安,
避免日後此話題再被有心人士,拿來大做文章過渡自我吹噓。

原始構想謝宏中;
催生:寶麗金唱片亞太區總裁鄭東漢、謝宏中;
監製鄧錫泉;
臺灣作曲家代表:梁弘志、古月、譚健常、翁清溪、陳揚、劉家昌;
香港作曲家代表:鍾肇峰與黃霑;
編曲家:陳揚、蕭唯忱、盧東尼、奧金寶、鍾肇峰;
畫作:單柏欽、攝影:林偉。
主唱:鄧麗君
無論是哪位製作人或是作曲大師們,都是菁英中的菁英,任何環結缺一不可。
但綜觀港、臺樂壇人才濟濟,這張「淡淡幽情」專輯,沒有劉家昌的參與,一樣能完成!


有一句話說得很對,「一人得道雞犬昇天」,若妄自踩著別人的成功之「道」,
想要對號入座成為雞犬,將眾人功績盡攬、昇華自我,
在此也是不反對啦,只是後果是昇天不成,反遭眾矢之的!
看劉家昌是否還敢猖言,鄧麗君是因劉家昌的獨上西樓而爆紅!


全文摘自香港明報周刊第2199期,2011年01月01日出版 
撰文:瞿浩然


二、名人說
劉家昌說:「鄧麗君剛出道多靠翻唱,「〈夜來香〉、〈何日君再來〉都不是她先唱,她唱到《淡淡幽情》的〈獨上西樓〉才大紅,那也是我做的,是她出道15年後的事了」。

鄭東漢說:「鄧麗君最初對【淡淡幽情】反應一般,但當錄音工作完成,她表示非常滿意。對她來說,這個真是好特別的project,對歌迷又何嘗不是」?
鄧麗君說:「作為一名歌者,我能不能也為傳統文化盡一點微薄的力量,在藝術的迴廊裡,留下幾步腳印...」。
謝宏中:「無可置疑,鄧麗君,妳做到了」。


典雅精緻,雋永 淡淡幽情中的激情 最成功及具影響力的華人歌星
激情的觸發三年前的一個秋晨,
我在小書房寫李後主的一首:「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井莉漫不經意地走進來,看了一眼,
然後漫不經意地朗誦。那戲劇性的感情和音樂感的節奏, 美妙極了。

經典,源自堅持。
要不是謝宏中忽發奇想,恪守信念鍥而不捨,終於遇上鄭東漢慧眼識英雄,華語音樂史上,不會出現一張跨世紀的最佳概念專輯、
以古詞入歌的「淡淡幽情」!
聽謝宏中與鄭東漢道出整張專輯誕生過程,令傳奇再添一筆
「淡淡幽情」續篇拍板未幾,鄧麗君卻猝逝異鄉,頓成絕響。
鄭東漢語帶依依:「能有這般的演繹,只得一個鄧麗君」!
空前絕後,但願人長久。

三、跨世紀最佳概念專輯,「淡淡幽情」絕響的誕生
雅興大發觸動靈感 最初人選竟是女姐
談起「淡淡幽情」,
鄧麗君曾經說過:「小時候,媽媽常會教我們談古人的詩句,我又貪玩,練了半天都記不住,時間一久,印象就更模糊了;
成長以後,特別是在海外的這段日子,偶爾翻閱唐詩宋詞,感覺竟然完全不一樣了,好像通過時光隧道,
進入了古人的內心世界──人生、家國、鄉愁、親情、友情、愛情,都鮮活的在眼前出現。」
今天大家都說專輯構思一絕,鄧麗君更是最佳演繹者;但回想三十年前,這曾是謝宏中遙不可及的一個夢。

80年一個秋夜,謝宏中正在小書房寫著李後主的一首「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烏夜啼),
前妻井莉湊巧走過,漫不經意朗誦起來,逗得謝宏中雅興大發譜下曲,一唱一白、不亦樂乎。
「我們將之錄下來,很多朋友都說效果不錯,就這樣啟發靈感,將唐宋詩詞譜以曲,用唱的形式錄製一張唱片」。

他向唱片界的幾位朋友推銷這個概念,一腔熱血換來一盆又一盆照頭淋的冷水,好不容易遇上志同道合者,卻又是阻滯重重。
我試過找顧家煇談過,他很有興趣,倆個人在半島不知喝了幾多餐茶,可惜煇哥當年在無線太忙,一直沒有甚麼進展,
後來我再找黎小田,他提議找紅線女演繹,還為此專程去了廣州,女姐好喜歡這個idea,
但當時國內不輕易出入,加上廣州的錄音設備太差,有人提議女姐不行,不如找她的女兒紅紅吧!
「坦白說,我從事廣告行業,不算太熟音樂圈,不知道虹虹是誰,整件事也陷入膠著狀態」。

只有欷歔、沒有氣餒。兜轉一年間,他續將喜歡的詞輯成一集,並名之曰「淡淡幽情」;
苦心經營,竟不及一回無心插柳。
「我到新加坡公幹,在Check in時遇上鄭東漢,反正也沒有甚麼事,
即晚便一起吃飯,喝了兩杯,我說起這個構思,
他一聽完便說:「不用跟別人談了,由寶麗金搞,我給你一個人名,一定不會say no」!
「不用他說,我都知她是鄧麗君啦」!

深思熟慮正式拍板 用臺灣作曲家有因
近年絕少接受訪問的鄭東漢,開腔補白:「在新加坡見面之前,有一次我到歐洲開會,已在美國芝加哥的機場碰過謝宏中,
他第一次向我提到這個project,我說會好好考慮,下次返香港見面;之後再在新加坡遇上已是拍板了」。

他覺得,當年鄧麗君正巧需要突破,不該再唱一般流行曲;然而經過七九年的假護照風波,鄧麗君正欲重新在日本出發,
當鄭東漢向她提出這個概念,反應不如預期中熱烈。
「我記得,第一次在日本告訴她,可能她正準備在日本再出唱片,也回懷疑唱片會不會不受歡迎,所以反應一般,只說構思不錯,可以考慮;
但當第二次在香港再談,她明顯熱烈得多,應該是深思熟慮過所以回應好清晰,這個計劃可以做」!

鄭東漢隨即相約鄧麗君與謝宏中在淺水灣酒店會面,謝宏中解說如何實踐理想、
對整個方案的期望,
鄭東漢則以寶麗金亞太區總裁的身份,闡釋唱片公司的立場,讓鄧麗君充分掌握一切,並落實行動。
鄭東漢憶述:「Philip(謝宏中)交出他認為可以變成歌的詩詞,大概是十五、六首吧!這一Part要監製加入,
我認為鄧錫泉是最佳人選,他曾經為鄧麗君做過很多經典的國語唱片;經過商議,鄧麗君本人亦同意之後,
選了十四首,由鄧錫泉找人作曲」。
觀乎作曲家名單有:譚健常、劉家昌、梁弘志、古月、翁清溪、陳揚都是臺灣幫,
香港代表僅得鍾肇峰與黃霑,歌曲比例是九對三。
「唱國語比較適合表達唐宋詩詞,自然有多數臺灣人參與」。


鄧麗君錄音錄到喊,宣傳包裝別出心裁
錄音過程中,謝宏中全程參與,向鄧麗君親述每首詩詞的情懷、意境。
「有一首歌,鄧麗君錄到鬧我』!
那是〈幾多愁〉,出自南唐李煜所寫的名作『虞美人』。
「她唱到問君能有幾多愁」,我不收貨,去到第15個Take,
她說:「我唱那麼多作品,還從未試過要Take 15」!
因為之前未去到李後主被軟禁的心情,她有少少激動、少少想喊,反而效果好好,終於Take 16搞定!
他盛讚鄧麗君確實專業,「她唱那麼多年的歌,又是紅歌星,根本沒有需要聽我的說話,但她不會擺架子,也很尊重我,結果唱片出來效果好好,
我多次聽她現場唱「幾多愁」,都不及唱片唱得好」!

謝宏中是廣告人,包裝自然是最在行。「寶麗金同意出一本畫冊,讓林偉攝影表現當代一面,
再找單柏欽就每首詞繪畫,以鄧麗君作為靈魂人物,當代景與古代畫,對比強烈;
又基於年輕人未必認識唐宋詩詞,每首詞都有解說,令大家更易領略箇中味道」。

精心打造的製程品,送到鄭東漢的手上,他第一個聽後感是--不太商業。
「我向來做流行曲,溫拿、張學友錄好新歌,一聽就聽得出那首可以plug,好像職業病;
但第一次聽罷這十二首歌,我竟然選不到一首突出的...」。
站在生意立場,曾經擔心過嗎?
他坦言:「驚驚的!我記得,當年的宣傳手法不走一般商業化路線,一張碟十首歌,通常會選一些最有流行元素的,逐首派上電台,
但淡淡幽情不同,我們決定先打廣告,鋪排鄧麗君為什麼要錄這張唱片、背後有甚麼重大意義,到最後完全沒有打過任何歌,欣賞哪一首,由你自己去發掘」。

在一次臺灣宣傳中,鄧麗君親自剖白作為歌者的感受:「就是在這樣的冬夜,媽媽常會教我們談古文的詩句,我會貪玩,唸了半天都記不住,時間一久,印象就更模糊了,成長以後,特別是在海外的這段日子裡,偶爾翻閱唐詩、宋詞,感覺竟然完全不一樣了!
好像通過時光隧道,進入了古人的內心世界。人生、家國、鄉愁;親情、友情、愛情,都鮮活的在眼前出現,自己忽然有個奇怪的想法,我能不能夠與蘇東坡、李後主合作,唱出一些可以代表我們民族的聲音,
作為一名歌者,我能不能夠也為傳統文化,盡一點微薄的力量呢?在藝術的迴廊裡,留下幾步腳印呢?所以今天一連串的歌,也是我一個夢想的實現,因為我可以得意的告訴您,我邀請到的作詞家,都是千百年來,最了不起的頂尖高手。
有時候唱著、唱著,我會覺得好像不是在唱歌,而是在傾訴,古老、莊嚴,而且多情的中國。我更有一個小小的心願,
我希望大家都會喜歡這幾首歌,大家都來學這幾首歌,讓一千萬平方公里,秋海棠上的繁華,
與五千年文化的精晶寶玉,藉著歌聲一代、一代的流傳下去,在歌聲中讓我們的子孫,永遠不要忘記,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快樂、悲傷和光榮」。

註解:鄧麗君口中的中國是指「中華民國」,不是「中共」!看鄧麗君拿哪一個國家的國旗就知道了!是以前上學的時候,在課堂上所懸掛的地圖,把大陸納入中華民國的版圖,當時的教育政策中華民國才是正統的政府。
鄧麗君在1980年國父紀念館義演會也曾提及:「如果我去大陸演唱的話,那麼當我在大陸演唱的那一天,就是我們三民主義在大陸實行的那一天」!
 
 
一個小心願 轉眼實現
淡淡幽情唱片推出後,風行全亞洲,
鄭東漢說:「時至今日,銷量好難估計,只能說,這張肯定是鄧麗君最暢銷的唱片之一」。
跟寶麗金簽有終身協議的謝宏中,每年都會收到版稅支票,
「最多收過幾萬,最少都有幾千,這麼多年來從沒間斷過」。
歷代詩詞佳作不缺,何不打鐵趁熱推出續篇?
鄭東漢解釋:「你要記著,淡淡幽情並不是商品,從一開始我們已經不打算遵照一般商業模式去做,既然做得成功,我們就更沒有計劃去做第二集;
是過了幾年之後,我們坐下來再傾聽,這樣有代表性的一張專輯,大家都覺得應該做續集」。

九五年,鄭東漢做東,宴請鄧麗君、謝宏中等到阿一鮑魚邊吃邊談,謝宏中說,已選定一批好詞(包括三首李清照作品),準備再找鄧錫泉出任監製,
排期往日本錄音。
「當晚,鄧麗君心情不錯,還說要鍛鍊身體,託我買一些健身器材」。
飯局尾聲,鄧麗君的法籍男友保羅出現,她送上一早買好的相機,如大細路般不斷把玩,笑得比桌上的甜品更甜。
「那個相機,就是鄧麗君送給他,做為泰國旅行的禮物」。

誰能料到,那是鄧麗君一生之中,在香港渡過的最後一夜!
別過好友,翌日她便跟保羅出發前往泰國度假,八天後噩耗傳來,
鄭東漢立即致電她在臺灣的家人,確實屬實後轉告謝宏中,眾人均感難以置信;
「淡淡幽情」續篇的計劃,也隨之淡然而去。
問鄭東漢,有沒有想過要找他人頂上?例如當年在新藝寶的王菲?
「如果完全站在商業角度,這的確值得考慮,但我從未想過讓王菲去唱,直至離開這個公司,我丁點兒都沒有想過,
能有這般的演繹,只得一個鄧麗君」!

煉成傳奇的素材,或許都需要遺憾、以及傷痛!
 
 
 
 
以下全文轉載自:
gb.cri.cn/3601/2004/07/26/ 342@244266.htm

四、淡淡幽情專輯簡介

古詞專輯《淡淡幽情》是鄧麗君個人演藝事業處於顛峰時期的經典之作。於1983年面世至今已二十七年,歲月的滾滾紅塵未能遮掩她美麗的光華...
《淡淡幽情》於1983年面世至今已二十七年,歲月的滾滾紅塵未能遮掩她美麗的光華,反而隨著時光的流逝而愈顯出非凡的魅力。《淡淡幽情》是鄧麗君個人演藝事業處於顛峰時期的經典之作,也是她親身參與策劃的第一張唱片。與其它專輯不同,這張碟中的十二首歌均選自宋詞名作,是經過了上千年歷史檢驗的文學精品,配上現代流行音樂後,由鄧麗君用她與生俱來的幽幽情懷唱出來,典雅、莊重又溫柔、多情,頗具唐宋風範。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是一張最具鄧氏特色的專輯,充分彰顯出鄧麗君情歌演唱的絕代才情和曠世才華,碟中的歌曲除了《但願人長久》這首較為中性的歌有歌星能夠翻唱外,迄今尚無人敢於嘗試其它歌曲,因為任何翻唱都將會因為破壞了鄧麗君最恰切的演繹和獨具的天韻而變得俗不忍聽。
  多年來,這張唱片一直被發燒友們作為完美人聲的試音碟。從音效上看,整張碟以人聲為主,配樂的音量較低,樂隊的位置也明顯靠後,《獨上西樓》出場時的的清唱如真似幻,具有極好的表現力和空間感,歌者的身高、姿勢和口型仿佛歷歷在目;人聲如水晶般純淨,音色如溫暖清麗;配樂方面亦表現不俗,民樂和管弦伴奏音質平滑有光澤,那兩段不疾不徐富有節奏的梆子聲帶有清亮的回音,使你幾乎能“看”到周圍空氣的流動——即便是在普通的器材上播放亦能感覺到,可見錄音效果之好。尤其是當你想到這張唱片從作詞到作曲、演唱,前後經歷了上千年的時間,凝聚著十幾代文藝人傑的超卓才華時,會更加感到她的珍貴!
  
一、鄧麗君 獨上西樓
【相見歡】剪不斷,理還亂……
詞:李 煜(南唐) 曲:劉家昌 編曲:盧東尼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注釋】
  ①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烏夜啼》、《秋夜月》、《上西樓》。李煜此詞即有將此調名標為《烏夜啼》者。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②鎖清秋:深深被秋色所籠罩。 
  ③離愁:指去國之愁。 
  ④別是一般:另有一種。    
  【品評】
  詞名《相見歡》詠的卻是離別愁。此詞寫作時期難定。如系李煜早年之作,詞中的繚亂離愁不過屬於他宮庭生活的一個插曲,如作于歸宋以後,此詞所表現的則應當是他離鄉去國的錐心愴痛。起句“無言獨上西樓”,攝盡淒惋之神。“無言”者,並非無語可訴,而是無人共語。由作者“無言”、“獨上”的滯重步履和凝重神情,可見其孤獨之甚、哀愁之甚。本來,作者深諳“獨自莫憑欄”之理,因為欄外景色往往會觸動心中愁思,而今他卻甘冒其“險”,又可見他對故國(或故人)懷念之甚、眷戀之甚。“月如鉤”,是作者西樓憑欄之所見。一彎殘月映照著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著他視線難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陣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憶?而俯視樓下,但見深院為蕭颯秋色所籠罩。“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這裡,“寂寞”者究竟是梧桐還是作者,已無法、也無須分辨,因為情與景已妙合無垠。過片後“剪不斷”三句,以麻絲喻離愁,將抽象的情感加以具象化,歷來為人們所稱道,但更見作者獨詣的還是結句:“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詩詞家借助鮮明生動的藝術形象來表現離愁時,或寫愁之深,如李白《遠離別》:“海水直下萬里深,誰人不言此愁古”;或寫愁之長, 如李白《秋浦歌》:“白髮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或寫戀之重,如李清照《武陵春》:“只恐雙溪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或寫愁之多,如秦觀《千秋歲》:“春去也,飛紅萬點愁如海”。李煜此句則寫出愁之味:其味在酸鹹之外,但卻根植于作者的內心深處,無法驅散,歷久彌鮮;舌品不得,心感方知。因此也就不用訴諸人們的視覺,而直接訴諸人們的心靈,讀後使人自然地結合自身的體驗而產生同感。

二、鄧麗君 但願人長久
但願人長久(詞牌:水調歌頭)
詞:蘇 軾(宋) 曲:梁弘志  編曲:蕭唯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昔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簡析】

詞人運用形象描繪的手法,勾勒出一種皓月當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的境氛圍,把自己遺世獨立意緒和往昔的神話傳說融合一處,在月的陰晴圓缺當中,滲進濃厚的哲學意味,可以說是一首將自然和社會高度契合的感喟作品。此詞通篇詠月,卻處處關合人事。上片借明月自喻孤高,下片用圓月襯托別情,它構思奇特,畦徑獨辟,極富有浪漫主義色彩,是蘇詞的代表作之一。

三、鄧麗君 幾多愁
幾多愁(詞牌:虞美人)
詞:李 煜(南唐) 曲:譚健常  編曲:陳 揚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品評】

此詞大約作于李煜歸宋後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麼,它等於是李煜的絕命詞了。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禦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並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秘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資訊,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歎,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征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於“形象往往大於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範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四、鄧麗君 芳草無情
【蘇幕遮】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詞:范仲淹(宋) 曲:鐘肇峰  編曲:鐘肇峰

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注釋】
  ①此調原為西域傳入唐教坊曲。“蘇幕遮”是當時高昌國語之音譯。宋代詞家用此調是另度新曲。又名《雲霧斂》、《鬢雲松令》。雙調,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
  ②黯:形容心情憂鬱。黯鄉魂:用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語。 ③追:追隨,可引申為糾纏。旅思:羈旅之思。     
  【作者簡介】
  范仲淹:969 -1052,字希文,吳縣(今屬江蘇)人。宋真宗朝進士。慶曆三年(1043)七月,授參知政事,主持慶曆改革,因守舊派阻撓而未果。次年罷政,自請外任,曆知州、鄧州、杭州、青州。卒諡文正。他不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成就亦傑然可觀。散文《岳陽樓記》為千古名篇,詞則能突破唐末五代詞的綺靡風氣。有《範文正公集》,詞僅存五首。
  【品評】
  此詞抒寫鄉思旅愁,以鐵石心腸人作黯然銷魂語,尤見深摯。“碧雲天,黃葉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現了際天極地的蒼莽秋景,為元代王實甫《西廂記》“長亭送別”一折所本。“秋色連波”二句,落筆于高天厚地之間的濃郁的秋色和綿邈秋波:秋色與秋波相連於天邊,而依偎著秋波的則是空翠而略帶寒意的秋煙。這裡,碧雲,黃葉,綠波,翠煙,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畫面。“山映斜陽”句複將青山攝入畫面,並使天、地、山、水融為一體,交相輝映。同時,“斜陽”又點出所狀者乃是薄幕時分的秋景。“芳草無情”二句,由眼中實景轉為意中虛景,而離情別緒則隱寓其中。“芳草”歷來也是別離主題賴以生髮的意象之一,如傳為蔡邕所作的《飲馬長城窟行》:“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李煜的《清平樂》:“離恨恰如草,更行更遠還生”。埋怨“芳草”無情,正見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鄉魂”二句,徑直托出作者心頭縈繞不去、糾纏不已的懷鄉之情和羈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說只有在美好夢境中才能暫時泯卻鄉愁。“除非”說明舍此別無可能。但天涯孤旅,“好夢”難得,鄉愁也就暫時無計可消了。“明月樓高”句順承上文:夜間為鄉愁所擾而好夢難成,便想登樓遠眺,以遣愁懷;但明月團團,反使他倍感孤獨與悵惘,於是發出“休獨倚”之歎。歇拍二句,寫作者試圖借飲酒來消釋胸中塊壘,但這一遣愁的努力也歸於失敗:“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是真情流溢、大筆振迅之作。

五、鄧麗君 清夜悠悠
清夜悠悠(詞牌:桃園憶故人)
詞:秦少游(宋) 曲:古 月   編曲:盧東尼
玉樓深鎖多情種。清夜悠悠誰共?
羞見枕衾鴛鳳,悶即和衣擁。
無端畫角嚴城動,驚破一番新夢。
窗外月華霜重,聽徹梅花弄。

今譯:
玉樓上住著一位多情的少女,是誰共她渡過這悠長而又寂寞的夜晚?但見枕頭和被褥上繡著的鴛鴦和鳳凰都成雙成對,不免有些害羞。沉悶的心情使她穿著衣服便昏昏入睡。突然間,無端端的,軍營里的號角聲響徹了長空,驚破了她的新夢。眺望窗外,但見明亮的月光和帶露的花朵,屋頂上也積了厚厚的一層晚霜。此情此景,無可奈何,唯有彈一曲《梅花弄》以示慰藉。

背景:
(引鄧麗君原話):秦少游是宋朝的揚州人(補充一點:秦少游即為秦觀,宋朝有名的詞人,后與蘇東坡的妹妹──蘇小妹結為夫妻),自小豪爽慷慨,愛好詞章,但是他的考運與官運卻不太佳。因為沒有考中進士,所以就熟讀兵書來自我勉勵。作者曾經是蘇東坡的學生,但是他的詞卻與他的老師的不太相同。這首詞是描寫多情少女的相思情懷,當夜深人靜,萬籟俱寂的時候,我們輕輕的唱這首歌,就好像乘著音符的翅膀,飛越千載歲月,萬重綿山,緩緩的進入了這位宋朝才子內心深處的感情世界。

六、鄧麗君 有誰知我此時情
有誰知我此時情(詞牌:鷓鴣天)
詞:聶勝瓊(宋) 曲:黃霑   編曲:顧嘉煇
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
尊前一唱陽關後,別個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 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
枕前淚共簾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

【品評】
在宋代的民間,要算妓女詞為最盛,因為當時的妓女常與一般詞人廝混,耳濡目染,同時妓女不能詞者也難以受到高層次人士的賞識,所以能詞者十有七八,載於《詞苑叢談》諸書的,更難計算。這樣,又形成了宋代的妓女文學。唐代的妓女文學以詩為主,宋代的妓女文學則以詞為主。 名妓聶勝瓊資性慧黠,李之問詣京師,見而悅之,遂與結好。及將行,勝瓊餞別於蓮花樓。別旬日,復作《鷓鴣天》詞寄之:「玉慘花愁出鳳城,蓮花樓下柳青青。青樽一曲陽關調,別調人人第五程。 尋好夢,夢難成,有誰知我此時情?枕前淚共簷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李藏篋間,抵家為其妻所得,問之,具以實告,妻愛其語句清俊,遂出妝奩資夫娶歸。
從以上事例可以看到,文才好的妓女是走紅的,例如趙才卿能詞,「帥大賞」;琴操改韻作詞,「東坡聞而善之」;那位名妓聶勝瓊就更有本事了,竟以其詞戰勝了李之問妻本能的、自然的妒忌,使這位太太「出妝奩資夫娶歸」。至於她那首著名的《鷓鴣天》詞,「枕前淚共簷前雨,隔個窗兒滴到明」,歷來被認為是千古絕唱。女子中真有人才,妓女中也真有人才,可惜她們在封建時代處於這樣一種屈辱的地位。

七、鄧麗君 胭脂淚
胭脂淚(詞牌:烏夜啼)
詞:李 煜(南唐) 曲:劉家昌   編曲:奧金寶
  林花謝了春紅 太匆匆 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胭脂淚 留人醉 幾時重 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烏夜啼》原為唐教坊曲,又名《相見歡》、《秋夜月》、《上西樓》。三十六字,上片平韻,下片兩仄韻兩平韻。 謝:凋謝。 胭脂淚:指女子的眼淚。幾時重:何時再度相會。
此詞將人生的無限悵恨寄寓在對暮春殘景的描繪中,是即景抒情的典範之作。
起句“ 林花謝了春紅 ”,是傷春惜花之語;而續以“太匆匆”,則使這種傷春惜花之情得以強化。春去匆匆,其中不乏人生苦短、來日無多之喟歎。“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是說花命還是說人命?無論花命人命,如此都已不堪。無奈!無奈!換頭“胭脂淚”三句,轉以擬人化的筆墨,表現作者與林花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花本無淚,實際上作者移情于花。“留人醉”至“幾時重”,寫出了人與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無法實現的悵惘與迷茫,讀此可以使人心灰。 結句“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涵蓋了整個人類所共有的生命的缺憾,境界頓出。 

八、鄧麗君 萬葉千聲

【玉樓春(又名:木蘭花)】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詞:歐陽修(宋) 曲:劉家昌   編曲:盧東尼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淒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注釋】
  魚沉:無書。傳說魚雁可以傳書,如今魚沉水底,捎信無望。燼:燈芯燒後剩下的灰燼。此指燈已燃盡熄滅。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聖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曆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諡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
  【雅鑒】
  分別,遠別,無音信,夜聞風竹,尋夢不成,燈又燼。千愁萬恨,由遠到近,自外及內,從幻到實,由淡及濃,讓人無處躲藏,亦無法消受。
  較之韋莊《木蘭花》的“千山萬水不曾行,魂夢欲教何處覓”,`薛昭蘊《小重山》的“愁極夢難成”,此詞情境更深一層。

經過了上千年歷史檢驗的文學精品,配上現代流行音樂,鄧麗君用她與生俱來的幽幽情懷唱出來,典雅、莊重又溫柔、多情,頗具唐宋風範...

九、鄧麗君 人約黃昏後
人約黃昏後(詞牌:生查子)
詞:歐陽修(宋) 曲:翁清溪   編曲:盧東尼
  去年元夜時 花市燈如晝 月上柳梢頭 人約黃昏後;今年元夜時 月與燈依舊 不見去年人 淚濕春衫袖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又名《楚雲深》、《陌上郎》、《綠羅裙》等。
此詞亦見朱淑真集,南宋曾慥《樂府雅詞》以為歐陽修作。曾氏曾將歐詞中諸多可疑者盡予刪芟,而不疑此詞,其著作權當歸于歐陽修。詞以靈光獨運的藝術構思,使今與昔、悲與歡互相交織、前後映照,從而巧妙地抒寫了物是人非、不堪回首之感。上片追憶去年元夜的歡會。“花市燈如晝”,極寫元宵燈火輝煌。自唐代起,就有元夜張燈、觀燈的習俗,至宋而其風益盛。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六記燈市景象雲“燈山上彩,金碧相射,錦繡交輝”。可知,“花市燈如晝”乃狀其實況,略無誇飾。但描寫燈市不過是為了展示歡會的時空背景,因而一筆帶過,不多著力。“月上柳梢頭”二句含“賓”就“主”,再現那令人沉醉的情景。“黃昏後”,交待主人公與其情侶相會的時間。“月上柳梢頭”,既是對“黃昏後”這一時間概念的形象示現,也是對男女主人公約會的環境的補充描繪——明月皎皎,垂柳依依,是那樣富於詩情畫意!“人約”,點出男女主人公並非邂逅燈市,而是早有密約。這表明他們即便尚未私訂終身,至少也彼此傾心。值得稱道的是,作者沒有正面涉筆他們相會前的心馳神往,見面後的歡聲笑語以及分手後時的意亂情迷,而僅用一句“人約黃昏後”提示, 深得藝術三昧。 下片抒寫今年元夜重臨故地,不見伊人的感傷。“月與燈依舊”,說明景物與去年一般無二,照樣月光普照,華燈齊放。但風景無殊,人事全異。“不見去年人”二句情緒一落千丈:去年鶯儔燕侶,對訴衷腸,今年孤身支影,徒憶前盟,主人公怎能不撫今思昔,淚下如注。因何“不見”,一字不及,或話有難言之隱,或許故意留下懸念。全詞的藝術構思近似于唐人崔護的《游城南》詩(去年今日此門中),卻較崔詩更見語言的回環錯綜之美,也更具民歌風味。
  
十、鄧麗君 相看淚眼
相看淚眼(詞牌:雨霖鈴)
詞:柳 永(宋) 曲:古 月   編曲:陳 揚
  寒蟬淒切 對長亭晚 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 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 竟無語凝噎
  念去去千里煙波 暮靄沈沈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 更那堪冷落清秋節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 曉風殘月 此去經年 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 更與何人說

此調原為唐教坊曲。相傳唐玄宗避安祿山亂入蜀,時霖雨連日,棧道中聽到鈴聲。為悼念楊貴妃,便采作此曲,後柳永用為詞調。又名《雨霖鈴慢》。
柳永多作慢詞,長於鋪敘。此詞表現作者離京南下時長亭送別的情景。上片紀別,從日暮雨歇,送別都門,設帳餞行,到蘭舟摧發,淚眼相對,執手告別,依次層層描述離別的場面和雙方惜別的情態,猶如一首帶有故事性的劇曲,展示了令人傷心慘目的一幕。這與同樣表現離情別緒但出之以比興的唐五代小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時柳詞不但都下傳唱,甚至遠及西夏,“凡有井水飲處,即能歌柳詞”(《避暑錄話》)。柳詞盛行於市井巷陌,同他這種明白曉暢、情事俱顯的詞風不無關係。下片述懷,承“念”字而來,設想別後情景。劉熙載《藝概》卷四:“詞有點有染。柳耆卿《雨霖鈴》雲‘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念宵酒酲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上二句點出離別冷落,‘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確實,“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為名句,不僅在於虛中有實,虛景實寫,更因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何處”,遙接上片“帳飲”,足見雖然“無緒”卻仍借酒澆愁以致沉醉;“楊柳岸、曉風殘月”,則集中了一系列極易觸動離愁的意象,創造出一個淒清冷落的懷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會景,放筆直寫,不嫌重拙,由“今宵”想到“經年”,由“千里煙波”想到“千種風情”,由“無語凝噎”想到“更與何人說”,回環往復又一氣貫注地抒寫了“相見時難別亦難”的不盡愁思。宋人論詞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詞一向被判為“俗曲”。此詞上片中的“執手相看淚眼”等語,確實淺近俚俗,近于秦樓楚館之曲。但下片虛實相間,情景相生,足以與其他著名的“雅詞”相比,因此堪稱俗不傷雅,雅不避。
  
十一、鄧麗君 欲說還休
【醜奴兒】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書博山道中壁
詞:辛棄疾(宋) 曲:鐘肇峰   編曲:蕭唯忱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
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
欲說還休,卻道新涼好個秋。

  【注釋】
  ①又名《採桑子》,四十四字,平韻。
  ②博山在今江西廣豐縣西南。因狀如廬山香爐峰,故名。淳熙八年(1181)辛棄疾罷職退居上饒,常過博山。  
  ③強說愁:無愁而勉強說愁。 
  ④李清照《鳳凰臺上憶吹簫》:“多少事,欲說還休。”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曆城(今山東濟南)人。少年是曾聚眾參加耿京的抗金義軍。渡江南歸後,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淅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屢陳恢復大計,因而頗遭當權者之忌,曾長期落職閒居于江西上饒一帶。甯宗開禧年間,曾知鎮江府,不久又被罷黜。其詞與蘇軾齊名,多抒寫報國雄心和有志不伸的感慨,豪縱奔放,沉鬱悲壯,在南宋愛國詞中領袖一代。有《稼軒長短句》、《稼軒詞》。   
  【品評】
  這首詞以“少年”與“而今”對比,表達了一種深刻的人生感受。上片說少年時登高望遠,氣壯如山,不識愁為何物。無愁說愁,是詩詞中常見的文人習氣。下片轉入“而今”,轉折有力,不僅顯示時間跨度,而且反映了不同的人生經歷。在涉世既深又飽經憂患之餘,進入“識盡愁滋味”的階段。所謂“識盡”,一是愁多,二是愁深。這些多而且深的愁,有的不能說,有的不便說,而且“識盡”而說不盡,說之亦複何益? 只能“卻道新涼好個秋”了。比之少時的幼稚,這或許是老練成熟多了。其實“卻道”也是一種“強說”。故意說得輕鬆灑脫,實際上也是難以擺脫心頭的沉重抑塞。周濟說辛詞“變溫婉,成悲涼”。讀此詞者,當能辨之。

十二、鄧麗君 思君
思君(詞牌:蔔運算元)
詞:李之儀(宋) 曲:陳 揚   編曲:陳 揚
  我住長江頭 君住長江尾 日日思君不見君 共飲長江水;此水幾時休 此恨何時已 只願君心似我心 定不負相思意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缺月掛疏桐》等。雙調,四十四字,仄韻。
借水寄情,始于建安詩人的徐斡的《室思》:“思君如流水,何有窮已時”。但唐宋文人詩詞對這種手法的運用卻更為嫺熟、精到與豐富,而此詞則又是其中的獨出機杼、尤耐尋味者。詞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深於情、專於情的女子。其芳心早以有所屬,但心上人卻與她天各一方,別多會少。“我住長江頭”二句便揭示她們之間的地理距離,言外頗有憾恨之意。接著,“日日思君不見君”句則將這種憾恨之意和盤托出,令人想見女主人公徒自佇立江頭,翹首企盼的怨望情態。“共飲長江水”句複作自我慰解:兩地情思,一水相牽;既然同飲長江之水,自必心息相通。跌宕之間,深情畢見。“此水幾時休”二句仍舊寄情江水,卻又推進一層,以江水之永無竭時,比喻離恨之永無絕期。這是反用《漢樂府•上邪》中的“江水為竭”之意。同時,為求變化生新,作者還採用設問句式,使語感得以強化,令人如聞女主人公呼天告地時的心靈顫音。“只願君心似我心”二句是女主人公對心上人的期望——期望他象自已一樣心無旁屬,守情不移。“只願”二字,既表明女主人公別無所求,但求兩情天長地久也透露出其內心唯恐對方負心的隱憂。雖屬直抒胸臆之筆,卻亦有不盡之意見於言外。全詞托為女子聲口,發為民歌風調,以滔滔江流寫綿綿情思,不敷粉,不著色,而自成高致。毛晉《姑溪詞跋》推許作者“長於淡語、景語、情語”,並稱讚此詞“真是古樂府俊語矣”,堪稱中的之論。

第一次更新:2011/01/06 PM 22:20
第二次更新:2012/03/03 PM 20:00

備註:
鄧麗君在1982年末拍攝一系列淡淡幽情居家照,其實早在基金會2004年發行的「2004我只在乎你精選卡拉OK」專輯中,已經有曝光過類似組圖,
鄧麗君與日本的攝影師赴新加坡拍攝宣傳沙龍照,此套照片背景和服裝喜氣洋洋,散發出來的盎然古意,為鄧麗君在邁入30歲大關前的璀璨年華,
刻劃了最生動的註解。
相關組圖請自行參閱「2004我只在乎你精選卡拉OK」DVD內頁。



One And Only鄧麗君論壇相關討論議題。
本文全部內容同時發表於~華人星光大道-劉家昌金曲之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