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11月13日舉行的華辰影像秋拍將上拍一組出自一代歌后周璇(1920-1957)個人珍存的照片。

這組照片一共1957張,包括周璇一生主要的肖像原版老照片,生活個人照(約303張);劇照、戲裝照和工作照(約1447張);阮玲玉、胡蝶、徐來等眾多名伶贈送給周璇的簽名照,親友惠贈的照片和周璇家庭親友合影及與友人的合影(約207張),此外還包括疑為孤本的電影公司為周璇制作的電影劇照紀念冊兩本。
據華辰拍賣的估價師介紹,這組照片的拍賣底價為150萬元人民幣,是目前中國攝影收藏市場標價最高的標的物“平均每張不到1000元人民幣,另外拍品中還附有28張周璇曾經使用過的手抄曲譜,應該很有市場競爭力和升值潛力。”
這些照片出自20世紀30年代上海灘著名的照相館,代表著那個時代中國照相館的最高水平。

著名攝影學者鮑昆看過“大中華電影公司”1946年拍攝的《各有千秋》電影劇照冊後認為,“這些照片都是采用大畫幅座機拍攝的,是目前很多當代攝影家的技術水平都未能企及的,是了解民國攝影技術技法的珍貴實物,是研究中國攝影史和上海攝影史珍貴的影像實物”。
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中文系的華辰拍賣公司的董事長甘學軍介紹說,1900多張原版照片,應該包括了周璇從1930年代起從事歌唱、演藝事業的全過程,是目前現身收藏市場的有關周璇藝術人生最完整的影像紀錄,為研究中國電影史以及周璇個人和民國藝術文化生活提供了翔實豐富的影像資料,是有關書刊出版的珍貴影像,其史料價值、藝術價值、社會價值不可估量。

周璇的影像人生照片讓時光倒流了70年,令人耳際邊又回響起那甜怨的歌聲———“天涯呀海角,覓呀覓知音”。

附:周璇生平
周璇,原名蘇璞,1918年8月1日出生於江蘇省常州市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蘇調夫和母親顧美珍分別畢業於金陵大學和金陵女子大學。年幼的周璇不幸被抽鴉片的舅舅賣到上海,從此與親生父母失散。6歲時在上海為周家所養,改名周小紅,養父周文鼎,養母鄺氏。
1931年周小紅加入黎錦暉創建的明月歌舞團(又名聯華歌舞班)。在一次演出中,周小紅演唱《民族之光》一曲中有歌詞“與敵人周旋於沙場之上”,受到聽眾熱烈贊賞,因此黎錦暉便替周小紅起藝名“周璇”。 

周璇除了在電臺播音,還灌錄唱片。1934年周璇在“三大播音歌星”比賽中獲亞軍。1937年,周璇主演明星影片公司《馬路天使》大獲好評,成為上海炙手可熱的大明星。其后主演《孟姜女》、《李三娘》、《董小宛》《西廂記》等近20部影片,紅遍大江南北。
她嬌滴滴的唱腔成為一時風尚,演唱的流行歌曲和電影插曲也傳遍大街小巷。1943年在中華電影聯合股份有限公司主演《漁家女》《紅樓夢》等影片。1945年分別在金都大戲院和大光明戲院舉行演唱會,現場爆滿,一時轟動上海灘。
 
抗戰勝利後,周璇在香港和上海之間穿梭,為了主演在香港開拍的《長相思》、《各有千秋》、《莫負青春》、《清宮秘史》等影片。1950年返滬,參加影片《和平鴿》的拍攝,因患病而未竟。1951年夏天,周璇在拍攝影片《和平鴿》時,突發精神病,被送入上海虹橋療養院。1957年6月,周璇康復,即將出院。但在7月19日,突發急性腦膜炎,經專家醫治無效,於1957年9月22日病逝於華山醫院。
周璇的婚姻充滿著傳奇,1938年與作曲家嚴華成婚,這段婚姻僅維系了三年,兩人就勞燕分飛,其后周璇有多段戀情,可惜都是遇人不淑。周璇育有二子,長子周民,次子周偉。

周璇演唱過的名曲:
《何日君再來》是周璇的傳世名曲,香港電影導演李翰祥認為《何日君再來》應該是最流行的歌曲,鄧麗君亦曾翻唱《何日君在來》、《天涯歌女》,其中《天涯歌女》也被電影《色戒》所收錄。
周璇演唱過的名曲還包括:《四季歌》、《夜上海》《漁家女》《可愛的早晨》《永遠的微笑》《新對花》、《叮嚀》、《陋巷之春》、《襟上一朵花》、《五月的風》《采檳榔》《星心相印》《春之晨》《瘋狂世界》、《月圓花好》、《送君》、《合家歡》、《花樣的年華》、《莫負青春》、《前程萬里》、《花外流鶯》、《黃葉舞秋風》、《小小洞房》《銀花飛》《愛神的箭》《知音何處尋》、《街頭月》《鳳凰於飛》《送大哥》《拷紅》等。
周璇一生演過多部電影,成名作是1937年與趙丹合作的《馬路天使》,代表作除《馬路天使》外還有《憶江南》《清宮秘史》等。周璇一生出演的影片有:

1935年《風云兒女》《美人恩》
1936年:《花燭之夜》、《化身姑娘》、《喜臨門》、《百寶圖》
1937年:《馬路天使》、《滿園春色》、《三星伴月》《女財神》
1939年:《孟姜女》、《李三娘》、《新地獄》、《七重天》《董小宛》
1940年:《三笑》、《孟麗君》、《蘇三艷史》、《西廂記》《黑天堂》
1941年:《夢斷天山》、《梅妃》、《夜深沉》、《解語花》《天涯歌女》
1942年《惱人春色》
1943年《漁家女》
1944年《鸞鳳和鳴》《紅樓夢》
1945年《鳳凰於飛》
1946年《各有千秋》
1947年:《花外流鶯》、《憶江南》、《夜店》、《長相思》
1948年《莫負青春》《歌女之歌》《清宮秘史》

消息來源/鉅亨網新聞中心 (來源:財匯資訊,摘自:經濟參考報) 2011-10-28 02:55:04
http://news.cnyes.com/Content/20111028/KDZV9DRDAR3SQ.shtml?c=detail 


周璇老照片價值百萬,華辰秋拍攜兩百件珍品亮相
臺海網10月25日訊 (海峽導報記者 詹文 孫露/文 吳曉平/圖)
1900多張老照片,都是關於一個人 民國著名女星周璇。這些照片按時間順序排在一塊,足以像電影一般演示其一生。昨天和今天,華辰秋拍攜其中的200件珍貴藝術品在位於白鷺洲東公園的謙記古美術館預展。此次來廈拍品,涵蓋了古代書畫、瓷器、玉器工藝品、古籍善本、油畫雕塑、蘇繡精品等門類。其中,中國書畫部分共設七個專場,從古至今,涵括齊白石、張大千、趙之謙、鄭板橋、吳昌碩等名家名作,其中,最為藏家關注的是清代趙之謙最具盛名的巨幅花卉《富貴眉壽》。據悉,華辰2011年秋拍將於11月8日至13日在北京舉行。

上千萬元的瓷瓶,拿來看的展廳裡,一個圓盤樣的瓷瓶吸引了很多人。“這個值錢哪,自然吸引人。”一位業內人士說,這件東西曾在1992年紐約蘇富比拍賣會現身過,現在預估的價格上千萬元。這不是裝水裝酒用的,而是拿來觀賞的。“清雍正青花福壽三多紋抱月瓶”,在雍正時期,這樣的瓷瓶很少見,而觀賞瓷器在藝術性上遠高於使用瓷器。瓶身,主體繪青花折枝花果,分別為佛手、桃子、石榴,佛手諧音為福,桃子多壽,石榴寓意多子,合稱福壽三多。“這件瓷器很討喜,寓意喜慶,造型標準,是典型的清雍正仿宣德佳作。”一位業內人士說。

繡出來的蘭竹,風中搖曳對於 “中華第一繡”的蘇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到蘇杭旅遊,滿大街都能看到蘇繡工藝品。但在藝術品拍賣市場上,蘇繡卻極為少見。此次華辰秋拍,首度與蘇州刺繡研究所聯手,推出蘇繡專場。其中《蘭竹圖》最引人注目,此件繡品根據石濤、王原祁合作的“蘭竹圖”而作。創作此件繡品的工藝美術師諸葛林妹擅長風景、花鳥繡,以亂針、施套針、虛實針等特有的蘇繡針法,用幾十種不同色級絲線,精細製作。繡出來的竹枝、竹葉,似真的般,在陣風中搖曳。蘇繡作品對倉儲運輸的要求相當高,很薄,不能卷、不能折,要用玻璃夾住,在運輸中,玻璃萬一破碎,整塊蘇繡就毀了。”華辰有關人士說。

周璇完整老照片首次曝光別以為照片不值錢,當這1900多張周璇老照片完整呈現時,可是價值百萬。這是它們首次公開亮相于世人面前。此次華辰秋拍,影像拍品中最珍貴的當數一批出自民國著名女星周璇的原版老照片。在1900多張照片中,不僅包括周璿一生主要的肖像原版老照片,還有疑似孤本的兩本電影公司為周璿製作的電影劇照紀念冊,阮玲玉、蝴蝶、徐來等名伶贈送給周璿的簽名照。 “這批十分難得的藏品,不僅是這位傳奇影后一生最重要的影像記錄,而且是研究中國電影文化史的重要資料。”一位業內人士說,這些照片展現了周璿的一生,足以設立一個小型紀念館。

據業內人士介紹,在中國拍賣市場,影像一直是“小眾”,即便“百萬周璇”,和動輒上千萬的瓷器比起來,實在屬於 “小生意”。不過,華辰有關人士認為,這是新興市場,是對文化的尊重。
作者:詹文 孫露 吳曉平 圖

消息圖文來源/臺海網:
http://roll.sohu.com/20111025/n323373333.s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凌 的頭像
    小凌

    恒久的溫柔 永遠的巨星 鄧麗君部落格

    小凌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