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5-07 中國時報 文/王曉鈴
我不算是鄧麗君的歌迷,真正喜歡上她,是已經開始旅遊人生,當時,她已經離開世上許多年了。
十多年前到北海道自助旅行,投宿在一家小小民宿,下著雪的夜晚,與其他客人圍桌吃飯聊天,彼此用彆腳英文交談,他們問,「從哪裡來?」「台灣」「喔~~台灣~~Teresa。」
他們聽到台灣的直覺反應,是鄧麗君。
第一次發現,鄧麗君在日本的名氣之大,而且是以台灣歌手的身分聞名;那時,她已經在泰國清邁過世5年了。
■蘆洲國小 校園尋她芳蹤
後來我不管是到日本、中國大陸及星馬採訪,總是會不經意的聽到她的事、她的歌,從前聽「小城故事」、「我只在乎你」,只覺得好聽,到了異鄉,卻發現她無所不在,慢慢的就愈來愈佩服鄧麗君的魅力了。
去年底台北捷運蘆洲線開通,偶然來到她的母校蘆洲國小,意外遇到鄧麗君的童年。
鄧麗君念小學時開始唱歌生涯,在學校自然是很搶眼的學生,根據她的老師廖漢權提供資料,她曾被班上同學惡作劇,把她的長辮子綁在椅背上,下課時班長喊起立,她幾乎把椅子都吊起來了,原來「霸凌」這種事也曾發生在小小明星身上。
學校主任說,至今常有日本、香港、新加坡歌迷前來探訪,校史室張貼了鄧麗君在學校時唯一的留影,歌迷也都喜歡追尋她的腳步,在同樣的水池石橋上照相留念。
剛落幕的台北花博,當初為了吸引外國遊客,特別以她為賣點設立名人館,展示鄧麗君最輝煌的年代,一套套登台演唱的禮服,還有一雙可愛的粉紅色溜冰鞋,我發現自己像個小歌迷,想從她的親筆手稿、筆記本,窺看偶像的真實面。
■花博名人館 歌迷駐足忘返
工作人員告訴我,館內會播放鄧麗君唱歌影片,常有歌迷看到捨不得再移動步伐,連彼此不認識的遊客也大合唱起來,還有位歐吉桑待到要關門了還不走,拜託工作人員讓他看完再關燈。
■金山筠園 各國遊人弔祭
造訪過她的童年、輝煌時代,以及過世的泰國清邁,最後回歸到她的長眠所在-金山筠園。
兩年前在她忌日前夕,我來到筠園,才剛走近,地面一架巨型鋼琴響起了「何日君再來」,好懷念的歌聲啊,君不再來,歌聲依然,剎時有種感動浮上心頭。同時抵達的香港團也停下腳步傾聽,墓園前還有滿滿鮮花、寫著各國語言的卡片、來自日本的甜點,以及她最喜愛的木瓜與豆漿。
■訪北朝鮮 竟聽見甜蜜蜜
邂逅鄧麗君最意外的一次,是造訪北朝鮮時。在世界上唯一的共產國家,身穿韓服的美女服務員,幫大家送菜遞茶之後,拿起電吉他高唱尖銳的韓國民謠,接著獻唱了「甜蜜蜜」,唱得可是字正腔圓,一點都不馬虎。
在鎖國又謎樣的北朝鮮,連手機、電腦都進不去的國家,卻聽到了鄧麗君的歌,當下有股說不出的奇異感受,小鄧的力量,不僅攻占了老鄧地盤,居然連老金眼皮下都沒放過。
明天是5月8日,鄧麗君逝世16周年的日子,我想就為我的IPHONE下載一曲「甜蜜蜜」,或是「獨上西樓」吧。(更多王曉鈴的旅遊報導請上blog.chinatimes.com/egg)
消息來源:
life.chinatimes.com/2009Cti/Channel/Life...011050700096,00.html
- May 07 Sat 2011 11:16
旅遊的滋味-在旅途中,遇見鄧麗君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